观点:姚俊倩撰稿:姚俊倩、余俊茹责编:余俊茹排版:姚漫玲和一位在广东开法律咨询公司的年轻人,唠了半天。他的故事,有意思。这小伙儿以前是公司的法务,离职后没去律所挂证执业,直接就开了家法律咨询公司。我当时就纳闷儿,问他:“你这法律咨询公司又做不了诉讼,职业发展受限不少呀,咋不直接去律所呢?”他告诉我说,他觉得律所管制太多,一堆人教他做人做事,他并不喜欢这样的氛围。他就向往自由自在的工作,所以,还是自己开公司更自在。我就好奇,开法律咨询公司,到底创收获客的情况如何?嘿,人家这开了一年多,跑下了十几家顾问单位,客单价3万左右。说真的,刚起步能有这收入,比起不少独立做律师的第一年,三四十万的收入水平,真的算是相当不错的了。不过,他也有焦虑。和咱律师一样,就是案源焦虑呀,每天都发愁,不知道下一个客户从哪儿来。我就跟他说,法律咨询公司嘛,好多都是靠互联网案源或者电话销售案源线索来的。可这赛道挤得很,好多还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在烧,烧得厉害着呢。但只要把ROI投入产出比算明白,也能赚钱。不过,他暂时没这么干。为啥呢?他说,他了解到那些靠投资买流量做电销、网络推广的法律咨询公司,ta们的后端交付部门都留不住什么客户信任,基本都是一锤子买卖。他不想把自己的公司搞成那样,他想做成一个品牌,让老板们能有复购。所以,像他现在这样的“小作坊公司”,咋搞客户最管用呢?我俩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,他一开始还不太情愿,后来还是非常大方地和我分享了:“哎呀,我还是跟你唠唠吧,可就怕跟你说了,其他同行律师都知道了,到时候越来越卷。”他提到的法子就是参加线下沙龙。他说到的线下沙龙,就有点像mini版的会销,或者平民版的行业协会商会。它的量级比较轻,不像那种正儿八经的会销,一次就十几个人,都是年轻人聚在一块儿。搞搞茶艺、交流读书啥的,挺常见的,氛围也轻松些。这种线下沙龙,虽说每次参会费几百块,批量参加下来也有些成本,但跟去搞电销团队买线索比,还是划算些。而且,线下沙龙当面见过的人,对你的信任会更深。比起那些在网上看了广告,电话里找来的客户,信任链接要强多了。所以说,这成本虽说是有一些,但肯定能被收益盖过去。我听完后就觉得,这个法子真的很绝,很管用。你想想,这小伙儿,没靠资本,也没搞批量营销、电销啥的,开了自己的法律咨询公司,就靠跑线下沙龙,通过线下沙龙去和企业老板一对一聊商业,一两年签十几家。你说,是不是真的挺给力的?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